close
分類代碼: 0102
疾病類別: 高胱胺酸尿症 Homocystinuria
疾病名稱: 高胱胺酸尿症 Homocystinuria
疾病介紹:  
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:
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:

生化原理:

  人體攝食之蛋白質含有0.3% 到5% 的甲硫胺酸(methionine),部分食物中的甲硫胺酸作為我們身體蛋白質的合成,而大部分的甲硫胺酸則是經硫化作用(MAT)行成S-adenosylmethionine,最後再轉成高半胱胺酸(homocysteine),一旦形成homocysteine 有四種方式將它代謝: 有兩種方式是在甲基化過程形成甲硫胺酸(MET),第三種是氧化形成高胱胺酸(homocystine),第四種則是藉CBS酵素代謝成半胱胺酸(cysteine)。
  大部分罹患高胱胺酸尿症的最多原因在於CBS酵素 (含硫胺基酸代謝路徑中的胱硫醚合成脢(cystathionine-β-synthase 簡稱CBS)之功能缺乏,造成代謝合成過程中發生機障,在體內堆積高胱胺酸、甲硫胺酸,和多種高半胱胺酸的有毒代謝產物,而導致對身體的傷害。

遺傳機制:

  高胱胺酸尿症(CBS缺乏症)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,父母雙方皆為隱性之帶原者,配對下罹患該病之機率為四分之一,患者機率並無性別之分。

發生率:

  歐美約二十萬分之一,而台灣的發生率極低,估計約為五十萬分之一或更少。

確認診斷:


(一)新生兒篩檢方法是測定濾紙血片檢體中甲硫胺酸的含量,當濃度高於1mg/dLblood時應進一步複查,甲硫胺酸濃度若有持續上升之現象,即應進行確認診斷。
(二)確認診斷除了小兒專科醫師的臨床評估之外,實驗室的確認方法為分析血液及尿液中相關胺基酸的含量(其血中高胱胺酸濃度會升高。尿中並出現高胱胺酸),或直接測定表皮細胞中CBS的活性。

臨床症狀:


  智能不足、眼球水晶體的異位、心臟血管疾病、血管栓塞、骨質疏鬆症、瘦長的骨骼(畸形)、、等臨床症狀

治療及癒後:


(一)對維生素B6有反應者: 

  1. 維生素B6為CBS酵素之輔脢,對於CBS酵素輕微缺乏者,補充適量維生素B6可使其發揮功能,以降低血中的甲硫胺酸及尿中的高胱胺酸濃度,在CBS酵素的異常中有13% 對Vit B6 有效。
  2. 嘗試給予維生素B6治療,在新生兒及小小孩在以低甲硫胺酸飲食限制之前,應該嘗試每天給予25 到 100 mg 維生素B6,持續四週。而在大小孩與大人則每天給予1g。然一旦血液中的甲硫胺酸和高胱胺酸降低時,則要逐漸降低維生素B6 服用的量,因長期服用過量會造成週邊神經的問題。
  3. 通常以口服維生素B6合併維生素B12;甜菜鹼(Betaine)之補充對降低飯後血液中高胱胺酸濃度也有幫助;如果因甲基化過程中葉酸(folate)消耗過多也需補充葉酸 (folic acid)。
(二)對維生素B6 沒有反應者:
  若患者服用維生素B6之劑量加到1000mg/day時仍無反應時,應開始以低甲硫胺酸飲食進行飲食控制治療,以維持血液中甲硫胺酸適合濃度;食用低甲硫胺酸之特殊奶粉以補充身體必須胺基酸,以維持正常的生長及生理功能。再者需補充胱胺酸(L-cysteine)及甜菜鹼(Betaine)。

(三) 建立營養供給的目標
 1.血液中MET濃度
  維持飯後2到4小時血液中MET濃度在18到45 μmol/l
 2.血液中CYS濃度
  維持飯後2到4小時血液中CYS濃度在25到50 μmol/l
 3.血液中homocystine濃度
  維持血液中homocystine濃度在零或少量
 4.成長,發展及營養
  使小孩有正常的成長,長大後維持適當的身高維持正常營養供給
 5.其他
  預防血栓栓塞疾病,腸胃病,出血傾向及胰臟炎

(四) 正常國人與HCU患者每日能量及蛋白質建議攝取量之比較

年齡 正常人 高胱胺酸尿症患者
  熱量
(Kcal/kg)
蛋白質
(gm/kg)
熱量
(Kcal/kg)
蛋白質
(gm/kg)
Met.
(gm/kg)
Cysteine
(gm/kg)
0-3Mo 115 2.4 120 3.5-3.0 15-30 300
3-6Mo 100 2.2 120 3.5-3.0 10-25 250
6-9Mo 95 2.0 110 3.0-2.5 10-25 200
9-12Mo 100 1.8 105 3.0-2.5 10-20 200

(五)定期監測血液中的甲硫胺酸及尿中高胱胺酸的濃度,並會診眼科和心臟血管科,以了解控制之療效。

(六)建議對營養之評估

  1. 測血中Met, Cyst及homocystine一個禮拜兩次直到血中濃度到達穩定,隨後每週測一次血中濃度直到六個月大,之後每個月測一次。如果Met測不到時,增加每日攝取之Met 20mg,七天後再測。如果Met> 45μmol減少每日攝取Met的5-10%,七天後再測。
  2. 蛋白質的評估:albumin, transthyretin(或transferrin),一歲前每三個月一次,一歲後每六月個一次。
  3. 鐵的評估: Ferritin, CBC:一歲前每三個月一次,一歲後每六月個一次。
  4. 葉酸之評估:維持紅血球葉酸濃度≧200mg/ml,一歲年每三個月一次,一歲後每半年一次。


(七)一般來說,若為飲食控制型的個案,預後並不是很理想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則智能方面尚佳,然眼睛的病變則難以避免,控制的愈嚴謹,則後遺症的程度也愈輕。


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
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,請見「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」網頁、本會「罕見疾病叢書之醫療飲食手冊」網頁、本會「罕見疾病叢書之醫療飲食手冊」網頁(1)(2)(3)

以上資料轉載自罕見疾病基金會http://www.tfrd.org.tw/rare/typeCont.php?sno=0102&kind_id=0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VEN 的頭像
    SEVEN

    向麻煩say "YES!" 罕病歌手SEVEN

    S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